点击上方蓝字 | 关注我们
获取最新政策与申报资讯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现就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实施方案》出台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2024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指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要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
《实施方案》总体要求
《实施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深化实施数字化助力消费品工业“三品”行动,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数字化转型场景培育为牵引,以数字技术创新应用为驱动,以数字化标准和人才建设为支撑,促进轻工业梯次数字化转型,着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坚实物质技术基础。
《实施方案》总体目标
《实施方案》提出两步走发展目标:到2027年,重点轻工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90%左右,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5%左右,打造100个左右典型场景,培育60家左右标杆企业,制修订50项左右国家和行业标准,形成一批数字化转型成果。到2030年,规模以上企业普遍实施数字化改造,形成“智改数转网联”数字生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显著提升。
《实施方案》重点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指出要根据制造业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分行业分领域挖掘典型场景。轻工业既涉及家电、家具等离散型制造企业,又包含造纸、日用化学品等流程型制造企业,行业属性、生产方式、数字化改造基础差异较大,同时轻工业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需以场景为牵引,以点带面形成示范效应,实现“数字场景—数字车间—智能工厂—智慧供应链”梯次发展。《实施方案》附录中给出了《典型场景清单》,梳理出数字化研发设计、柔性化生产制造、数字化质量检测、供应链协同管理和数字化营销服务等五大典型场景,为轻工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技术路径指引。
《实施方案》保障举措
《实施方案》提出四项保障举措:一是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多方参与、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利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等支持关键技术攻关,将符合条件的数字化改造项目纳入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相关资金支持范围等。二是促进交流合作。分行业、分区域开展数字化转型供需对接活动,举办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大会、轻工业信息化大会等活动,支持依托“一带一路”倡议、金砖国家等合作机制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三是深化研究评价。编制轻工业数字化转型案例集,宣传推广一批优秀成果。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组织开展面向轻工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诊断服务。四是加强人才培养。建设国家卓越工程师实践基地(数字技术领域)和现代产业学院,依托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培养数字化人才。
转载自博臻政策研究中心